汇聚优质资源,创新培训模式,为“双师型”队伍建设贡献“武智力量”
日前,教育部公布了国家职业教育“双师型”教师培训基地名单,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国家电子信息职业教育“双师型”教师培训基地牵头单位之一。
“入选国家职业教育“双师型”教师培训基地名单,既是对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的肯定和鼓励,也是对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的鼓励和鞭策。”武汉职业大学党委书记李洪渠表示,学校将汇聚优质培训资源,创新培训模式和内容,不断赋能“双师型”教师发展,为高素质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建设贡献“武智力量”。
优秀的专业素养和实力。
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湖北省高职院校的王牌,一直受到考生的关注,电子信息相关专业的分数线正在赶超本科。
武汉电子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73年,是中国高职院校中开设电子信息专业时间最长、规模最大的院校之一武汉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杨军说。
记者了解到,目前学校共有12个实训基地,包括国家电工电子工程综合实训基地、国家光电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、省级光电技术应用实训中心、新能源技术中心、校级光学显示技术中心、机器人技术中心、物联网技术中心等,可容纳2600余人参加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的各类实训项目。
学校还与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公司、武汉华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、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、徐工韩云科技有限公司等开展产教深度融合,共建工业互联网实施与运维基地、5G产教融合基地、激光加工中心等校内实践实训基地,培养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人才,联合开发国家级教材6部。
不仅如此,早在2019年,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就率先成立了湖北核心产业职业教育联盟。围绕湖北“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”,学校先后申报了光电显示技术、增材制造技术、工业机器人技术、大数据技术、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新兴产业新专业,与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合作,取得了丰硕成果。
强强联合,凸显优势
据了解,这个由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的国家电子信息职业教育“双师型”教师培训基地,由6个核心成员单位和12个一般成员单位组成,覆盖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重庆等地区,形成了“1+6+12”的协同发展格局。
目前,成员单位共建了“双师型”教师培训专家库,注册专家500余人;建立了“1+4”核心专家团队,其中“1”指首席专家,“4”指教学设计专家组、质量评价专家组、企业实践专家组、教学管理专家组四个专家组。
为促进产教融合,基地构建了校企协同教育共同体,进一步促进优质资源共享;探索“六共”教师培养机制,打通教师与工程师、教学基地与生产基地的合作渠道;校企双方建立了教师相互聘用、共同培养的机制。学校聘请的56名专家均来自电子信息行业和企业。此外,基地还充分利用学校、企业等各方资源,联合开发实践案例包,有效提升了教师教育教学和技术技能创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。
今后,各成员单位将在培训项目规划、项目实施、资源开发、模式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。,并计划用三年时间建成电子信息专业领域“双师型”教师培养的重要基地,全面提升湖北省及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“双师型”教师能力水平。
提质增效,打造品牌。
职业教育“双师型”教师不仅要具备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,还要有在相关企业的工作经历,以便及时将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规范融入教学。
为此,基地将制定不同类别、层次、等级的“双师型”教师培训方案,建立健全评价体系,规范教师培训档案,以积分形式记录教师参加培训情况,作为高校认定教师“双师型”的依据。
据介绍,该基地将以湖北为重点,主要面向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,通过集中学习、在岗实践、学习参观、返岗培训、赋能成长五个阶段,提升“双师型”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、课程开发能力、教育教学能力、学生评价能力和过程管理能力;计划到2025年底,以湖北为中心,完成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电子信息类教师轮训,培养数万名骨干教师、千名优秀教师和数百名教育家型教师。
在管理方面,基地将进一步进行详细的需求调研,明确培养目标;围绕“双师型”教师需要具备的六大能力,设计五大培训方案,采用多种培训方式,使每门实践互动课程超过总课时的50%。
基地还将成立“校企协同培训联盟”,制定一系列培训管理制度,做到管理有依据,学习有制度,确保培训顺利实施。
“我们将建设一个集‘双师型’教师培训、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培训基地。”李红渠表示,基地将落实立德庶人的根本任务,促进教师满足新标准、更新知识技能,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校企合作育人水平。